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2 / 2)


  曹月英对一家三口笑笑,说告辞,搭着女儿到服务台付帐。

  曹月英这么明显的不想搭理人的态度也阻止了老同学一家。反正她们母女推自行车的时候,那位之前说要送她们的王伯伯一家去了马路对面。

  曹月英一路上都在沉默。李惜文就笑眯眯的看着她,看得曹月英忍不住了,说:“那个王伯伯呢,并不是妈妈的中学同学。妈妈是直接考师范的。当时他是师范学校的教员。我们比较说得来,他家里给他说了一门亲事,他回去想把包办的亲事退掉,但是再回来就带着妻子了。本来我师范毕业以后是可以留校任教的,我还是去了乡下。”

  曹月英讲的很跳跃,但是李惜文可以脑补亲妈漏掉的情节,这就是一个天真少女遇到软弱渣男的故事,她给亲妈打个补丁,“对妈妈来说,那就是一个死人,对不对?”

  曹月英想一想,笑了,说:“确实是这样。你爸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嫁给他我是很开心的。刚才我看见那个死人的时候,回忆自己十六七岁就觉得自己那时候有点傻。”

  “我觉得爸爸和我们兄妹四个都应该感谢他的,感谢他结婚了。”李惜文挽住曹月英的胳膊,“妈妈,车子给我来骑,我带你回家。”

  “好的。”曹月英放手让女儿接过车握把。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可爱有趣,谁还没有过几个追求者啊。

  李惜文觉得她爸爸妈妈的感情很稳固。她妈妈能把从前那段故事说给她听,其实心里就已经把从前放下来了。那个王伯伯,不管怎么样都还是个识趣的人,应该也不会对她妈妈有什么想法。就算还有想法,她妈妈没有想法,单方面那也白搭。

  至于这个事情要不要让她爸爸知道。李惜文觉得她妈妈应该会说的,而且她妈妈自己说比她说更合适,她就把这个事放下来了。

  她们到家的时候李大海已经回来了,不只自己洗过澡,还把曹月英和李惜文的洗澡水都准备好了,一看见母女俩就说:“我就猜是惜文回来了,你俩去哪里吃好的了?”

  “去吃的秋明餐厅。还遇见一个老熟人了,我洗过澡再和你讲。”曹月英抱起衣服,和李惜文说:“你大哥哥出差了,今天不回来。你提水去隔壁洗吧。”

  “好呀,晚上隔壁没有人,我就在隔壁睡吧。”李惜文善解人意,给她爸妈创造相处空间。

  李大海出声想反对,被曹月英揪了一下就没声音了。

  李惜文洗过澡把衣服洗干净晾起来,真的抱着她的枕头和毛巾被,带着一盘蚊香到了李春来这边睡。

  李春来这边的房子离家里有点距离,就是有点动静那边都听不见的。所以李惜文把房门拴好,把盛洵家的那几件大家具都拿出来,用锯子把榫头都锯断拆成了板,又拆出来五个暗格。

  上次李惜文抱怨没有纪念品,这次五个暗格里都是纪念品,而且全是皇室珍藏!

  宁东的《平复帖》是镇国之宝,但是现在落到她手里的《快雪时晴帖》同样牛逼啊!

  未来她把《快雪时晴帖》拿出来,还可以叫宁东把《平复帖》拿出来比一比到谁家拜祖师爷的书法家多。不用猜也是到她这边给王羲之磕头的书法家多嘛。

  陆机虽然是个书法家,但是他书法家前面还有个文学家的称号,和挣到书圣称号的老王比,让书法家磕头的魅力还少了点。

  和《快雪时晴帖》比金珠玉宝都是俗物,李惜文自问是个很俗气的人,所以她就收一收这些俗物,一个不少全放到她上辈子的首饰柜里去了。

  盛老先生的十个大书架上除了书还有一些小东西,零零碎碎的,一看就是随手赏玩随手扔的。李惜文都有那一堆纪念品了,觉得老先生这些心爱的东西还是给他老人家保存起来吧,未来要是没有机会还给老人家,那她就以老人家的名义捐给博物馆。

  第83章 决定

  曹月英和李大海晚上睡觉之后是怎么说的这件事李惜文是不知道,反正早上她拿来下稀饭的除了煎饼和炒豆角还有狗粮,齁死她了。

  放下筷子她就借口去看下的鱼笼子,离这对恩爱夫妻远远的。

  李大海昨晚系在老柳树下面的鱼笼子被人动过了,系的绳结都歪到了一边,李惜文拿精神力去看,鱼笼子里什么都没有。

  偷鱼就偷鱼吧,能把鱼笼留下来的真要谢谢他手下留情。

  李惜文让她的精神力在荷花池子里扫了两个来回,挑数量最多的餐条扫了几斤进鱼笼子,提起来走人。

  “餐条拿来我收拾,你把手洗一洗,去看看供应有没有。”曹月英把几张票和钱拿给李惜文,“你大哥哥总发这些,也不晓得他天天都在忙什么!”

  李惜文拿到票看一看,鸡蛋票和糖票之外还有奶粉票!她不由问:“大哥哥怎么还有奶粉票,他的工作很危险的?”

  “他没有讲过,听你胡阿姨讲话的意思,你邢家大哥哥就是受了伤不好再出差,才调到我们这边分局的。”曹月英把篮子给李惜文,“戴个帽子去,有什么买什么。”

  “好的。我拿那个有盖的篮子。”李惜文其实更喜欢背篓,看不见里面有什么,她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一些。但是平京只有周边的农村背背篓,市区背背篓就有点醒目。

  曹月英把有盖但是更重一点的篮子换给女儿,“要是鸡蛋看着不好,有人要换鸡蛋票就跟他换。有一张鸡蛋票要到期了。”

  李惜文连声答应,把帽子戴上,提着篮子出门。

  巷口的副食店门口排的队很长,大部分都是半大孩子。

  现在的小妹姐不是从前的小妹姐了,初中生们不管有没有买过华大出的那两本复习精要,看见李惜文那眼神和看见教导主任没差,都要恭敬的喊一声“小妹姐”。小学生们还没有怎么被复习资料压迫过,喊小妹姐就要亲热一点。

  李惜文跟领导视察工作似的,一路招呼过去。

  有个搬来不久的阿姨问旁边的熟人,“这闺女谁家的呀,生得这样俊还是个孩子王?”

  熟人跟她说:“李家的,华大的大学生,她参加编写的两本复习资料特别好,都卖到全国去了。我家二小子也买了,他说比他们老师讲还要好,新华书店里现在都不好买,托人都要排队!”

  李惜文已经走过去了,听见婶婶们说话表面淡定,心里得瑟的啊,都能飞起来了。

  特供的副食店离市委大院不远,门脸不大,门口排的队不短,排队的大部分都是奶奶阿姨。李惜文排在队尾,拿出课本复习,前面有人动她就挪一下,前面的人不动她就不动。

  今年还没有来得及晒黑的美丽少女穿着蓝色条纹土布的布拉吉,安静的低头看书。

  喧闹的人群和初鸣的蝉声都成了背景,风从长街的那头吹过来,少女的裙摆摇摇晃晃,几缕发丝也摇摇晃晃的,晃得不只一个小青年心里痒痒的,恨不能变成那阵风。

  邢兰州提着菜篮子出门,老远就看见几个中学生在那儿嘀咕。他也是闲的,凑过去听了一耳朵,听出来他们是想跟副食店门口排队的漂亮姑娘搭讪,拐过去看是谁。一看他就笑了,这不是他家小妹嘛。

  他晃过去戳李惜文,“你舍得回家了?”

  “嗯。”李惜文不耐烦被他打断,“票拿来,我给你一起买。”

  邢兰州继续戳她,“给我吧,我来排队。你回家看书去,一会买到了我给你送去。”

  “我就是看着玩。”李惜文思路被打断了,她把书收起来,“我妈说鸡蛋不好就不买。”

  “有就不错了,还挑好不好!”邢兰州摇摇头,“我家昨天买过了,你排队吧,买到提我家去,一会我买菜回来给你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