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节(2 / 2)


  “去年暑假我们抄了三套。给我两个表哥带去两套,还有一套呢,原书给刘伯伯,省得他家人找来对抄的对不对。”李惜文是真不知道刘家的老小叫什么,从来没直接打过交道,以后也不想打交道。

  胡阿姨放下了复习资料的事情还有事情要操心:“那你想好了要考平京的哪个大学,有把握吗?”

  “平京大学呀。应该能考上的吧。”李惜文不敢把话说满。

  “考不上也不要去念别的大学。户口跟着你爸爸妈妈转到平京去复读,平京考大学比咱们齐省好考。转学虽然也能办,毕竟不是真正考进去的,怕人家讲闲话。”胡阿姨笑眯眯说:“平京大学虽然讲是咱们华国最好的大学了。可是去年开始学风就不大好了,就有那么一小撮人,不晓得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放到为人民服务上,就只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和教授过不去。”

  李惜文懂了,胡阿姨是怕万一她转学去读平京大学,那些人会为难她,她立即表态:“嗯!考不上我就复读。我不会转学的。”

  活了两辈子都在当学生,考不上也太丢人了。

  吃过午饭李惜文就给沪城的明骏表哥写信,把她手头的复习资料列了一个清单做附录,叫表哥没事去新华书店看看,有什么她没有的高考复习资料都给她买回来。

  花园街中学的高三老师非常敬业,下午摸底考的成绩就统计出来了,排名榜贴在高三教室的外墙上。

  李惜文的名字高挂在榜首,语文扣了五分,政治扣了三分,那四门都是漂亮的满分,包括俄语。

  原来的高三第一罗瑞宏这次屈居第二,语文比她多扣两分,政治只扣了一分,不过俄语扣的有点多,整整十五分。第三名往后和第一第二差的很多。

  李惜文草草看一眼,背着书包继续往教室走,她寒假没上课,各科老师给她补发的卷子什么的有很多,虽然她觉得她全写完也起不到提高考试成绩的作用,但是她还是愿意为了让她妈妈放心早点刷完。

  罗瑞宏发现自己总分第二,压力很大很大很大,经济压力大。

  因为他父亲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就去世了,他母亲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他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家庭收入全靠糊纸盒,他们五个人上学都是亲戚资助的。

  然而一直资助他的远房伯父这两年的境况越来越不好,伯母在他上高中的第一天就和他说过了,只有每次考试都考第一才会一直供他读书,考不到第一就算了。

  他一直很努力,从来没有让人排在他的前面。他以为他能凭借他的努力,顺顺当当的高中毕业,考取大学。

  现在李惜文一来就超过他排第一,而且在俄语这门新增的学科上还考了满分,他恐怕是没有希望下次把第一夺回来了,他连“我只是失误没考好,下次肯定能考回第一”的话都不敢跟那位伯母讲。

  他觉得交下次生活费的时候他就要卷起铺盖回家去了。

  他低下头,沉默的穿过看榜的人群,拖着脚回教室,看着今天发的卷子,头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落笔。

  第50章 罗瑞光

  家里的事情都不用李惜文操心,也就是偶尔曹月英帮同事调班需要她烧个饭而已。

  李惜文觉得自己要是万一没考好,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

  所以她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把分配给文化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都分配好,每天严格按照时间表完成计划目标。

  当然,大表哥和二表哥的通关秘籍李惜文也没忘,她每天都给自己订一个随机小目标刷一下女同学和女老师的好感度。

  男同学就算了,被可爱的小姑娘热情帮助过的男同学还能不能专心学习李惜文真不敢保证的,她不想害别人学习成绩下降。

  罗瑞宏同学最近情绪不好?一天只吃一顿饭?小考成绩下降了?

  李惜文和几个和她关系好的女同学一起慢跑的时候听见她们议论罗瑞宏,觉得这位男同学可能是常年第一接受不了考第二,回家吃饭的时候和爸爸妈妈提了几句。

  考不好就好好学,争取下次把第一抢回来,闹情绪的还是男子汉?

  李大海看不上这种男同学,虽然他觉得这要是自己家儿子需要治毛病,但是那不是别人家的儿子吗,别人家的父母的责任他就不抢了。他摸摸女儿的头,宽慰说:“在花园街中学考第一也不一定就能考上你理想的大学,你好好努力。”

  “晓得了。”李惜文点头。

  邢部长和胡阿姨都是当过兵打过仗的人,他们最喜欢李振强这种性格憨直,就算有小情绪也不藏着掖着,给点吃的就能笑得比谁都开心的男孩子,对于那种遇到挫折就闹情绪的男孩子就没有什么好感了。李大海的态度摆的很正,他俩就不插话议论。

  不过曹月英还是留了心,下午抽空去高三一班的老师办公室,找蒋老师问了问女儿的学习情况,假装顺便问了一句罗瑞宏。

  蒋老师是很关心他带了两年多的学生的,虽然他不知道罗瑞宏的远房伯母和罗瑞宏说过考不到第一就不供他上学的话,但是罗家什么情况他都了解,曹老师问罗瑞宏似乎是有帮助人的意思,他就把罗家的情况都说了。

  寡母糊纸盒,借住在亲戚家,兄弟姐妹五个上学都靠亲戚支援。

  李惜文的第一反应是心疼罗瑞宏的妈妈不容易,第二反应是心疼罗家亲戚不容易,对于罗瑞宏本人,她是真的不怎么同情的。

  这年月初中毕业的去招工并不难办。不讲为家庭减轻负担,明明已经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还让亲戚供你上学,这是个什么道理啊?

  初中高中的生活费平均算一个月八块钱,一年按十个月算也要八十块。

  一供就是好几年,每年八十对哪个家庭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李惜文都能够想像那个供罗瑞宏上学的亲戚家里过的是什么日子,小孩嘴上不讲心里肯定要恨父母糊涂,做妻子的说不定没少和丈夫吵架。

  她就问曹月英:“妈妈,帮助他的亲戚家是个什么情况呀?”

  “是工厂职员,听讲当年读书也是亲戚支援的。罗瑞宏的爸爸在世的时候曾经给他凑过上学的路费。他爸爸去世这个亲戚就承担了罗瑞宏读书的生活费。

  罗瑞宏的弟弟妹妹也在我们学校读初中,另一位远房亲戚承担生活费用,那家亲戚叫罗瑞光,今天来学校我还和他说了几句话。”曹月英叹着气,说:“罗瑞光家当初讲好了供亲戚家两个孩子读到初三毕业。罗瑞宏的妈妈指望他们家继续供罗瑞宏的弟弟上高中,让女孩子休学找事做。罗瑞光是来给女孩子交学费生活费的,跟学校商量说无论如何也要让女孩子读完初中,他交的钱不要让他亲戚来退。”

  “这个当妈妈的……”李惜文替生在罗家的女孩子可惜,“做女儿的投胎到她家也是没长眼睛,以后就要让她工作供哥哥们上学了吧。”

  李大海摇摇头,感慨说:“也是现在不允许私人做生意。不然亲戚们都愿意给她帮忙,凑一点本钱在学校门口租间房子,做做早点再卖一点杂货,三个大的住宿费伙食费就能省下来好大一块。五个孩子有手有脚都能干活,怎么样都能供出来啊。”

  就像爸爸说的那样,减少支出增加收入才能解决罗家的根本问题。

  罗瑞宏马上就要高中毕业,而且考大学的可能性还很大。恐怕就是亲戚们给罗瑞宏找个工作罗家都不会接受。

  谁要是真这样干了或者说出来找工作的话,估计看热闹的人都能猜测谁是跟罗家有仇不肯让罗家出大学生。

  所以,罗妈妈选了成本最少的办法,让女儿不读书了去找事做。女孩子的哥哥们也默认牺牲妹妹成全自己。

  李惜文估计罗瑞宏的妹妹最好也只能把初中读完,心里很不舒服。

  男孩子就无论如何都要上高中甚至上大学,女孩子就可以牺牲掉?说不定女孩子学习成绩比男孩子更好,读完大学更有本事!

  虽然不喜欢罗妈妈和这位罗瑞宏同学的选择,但是为了女孩子的未来,李惜文也愿意帮忙。她回房间把她那个铁皮小存钱罐拿出来,连存钱罐一起交给爸爸,“这是我和小哥卖鱼时剩的零头,投进去就没有拿出来过。拿去帮助那个女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