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2 / 2)


  林初带着几个大汉走到湖边,西北地区秋冬季节降水量格外少,这盐湖经过长期蒸发,水位下降厉害,原来被湖水淹没的地段,现在裸露了出来, 覆着一层沾满水垢和青苔的盐石,这是沉淀下来的盐石,也称为湖盐提炼中的原生盐,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挖取。

  林初让大汉们把那凝结成块状的盐石搬上来,刨去上面的青苔水垢和一些其他的大块杂质,看到刨开青苔和水垢露出土黄色的盐石,大汉们都兴奋不已,古代的盐提炼并不纯粹,一些穷苦百姓家里用的盐,还含有许多杂质,看着就是这个颜色。

  “咱们有盐啦!”一个大汉狂喜大吼,留在岸上生火的一些大汉听到这呼声,也都一窝蜂的跑过来看。

  林初好笑揉了揉眉心,道,“这些盐现在还不能直接用,把它用白绢布包起来放进大锅里煮散。”

  黄脸大汉一行人没想到林初竟然真的知道制盐之法,眼下都对她言听计从,搬了好几块除去杂质的岩石,用白绢布一裹,打了个死结丢进大锅里煮散。

  眼见包着白绢布的盐石慢慢变小,最后整块绢布都浮了起来,林初才让荆禾他们把白绢布捞起来。

  盐石在干涸结成晶体的过程中,融进了不少泥沙和其他细小的杂质,将盐石煮化,再过滤一遍,就能除掉泥沙之类的不可溶性杂质。

  林初考虑到这里条件有限,一口大铁锅煮沸之后,锅沿烫得惊人,怕是没人能端起来倒进另一口大锅里过滤,就直接用白绢布包住盐石丢进去煮,盐遇热自己会融化,残留在白绢布里的就是泥沙之类的杂质了。

  除去泥沙之类的杂质,盐水里最多的应该就是一些矿物离子,林初又从包袱里翻出她带过来的面碱,面碱是平日里做馒头和面的时候加一点,属于碱性物质,能和许多矿物离子反应使之沉淀。

  她给盐水里加这加那,看得荆禾等人一愣一愣的,不多时锅底就出现了许多白色沉淀。

  条件有限,这些沉淀是无法过滤掉了,不过好在沉淀颗粒很大,煮盐的过程中它们会自己沉淀在锅底,到时候食盐析出,装袋的时候不要锅底那一层就行了。

  这一锅盐水本就是成块的晶体盐石加少许水高温下融化的,大火之下,蒸发掉水分没用多少时间,眼见铁锅里的水一点点变少,最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的析出了白色的晶体。

  那白生生的食盐,几乎跟雪一个色泽,看得众人目瞪口呆。

  “夫……夫人……,这是盐?”荆禾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自从到了这关外,她就再也没见过这样的精盐,只有曾经永安侯府鼎盛之时,才享用得起这样的精盐。

  林初笑道,“自然是盐,先用袋子把这些盐装起来,趁着天色还早,咱们再煮几锅!”

  大汉们看见制出了盐,一个个也兴致高涨,做起事来格外麻利。

  荆禾激动得无以复加,用手捻了一点放进嘴里尝,双眼瞬间放亮了,“夫人,这盐没有苦味!”

  古人制盐,自然不会懂太多的化学原理,能过滤一遍滤去浮渣就是精盐了,食盐里含了许多矿物质,会导致口感又苦又涩,林初用面碱使那些矿物质大多都沉淀了,自然没了那苦感。

  黄脸大汉是个警惕的,他武功高强,虽然沉浸在制出了盐的喜悦里,但他还是觉出了不对劲儿,喝到,“有人上山!”

  一群人瞬间警惕起来。

  林初看着煮到一半的盐锅,眉心拧了拧,道,“你们留下几个人随我把这锅盐煮完,其余的去看看。”

  有了之前煮盐的经验,现在煮第二次的时候就快了许多。

  等这锅盐快装袋的时候,黄脸大汉带着人回来,一个个皆是满脸严峻,“山上的烟把蛮子引来了!”

  林初之前看过舆图,知道连青山离金童关不远,她让荆禾看着那些大汉把食盐装袋,走过去问黄脸大汉,“蛮子从哪个方向上来的?”

  “就是之前咱们上山的路,约莫是看到了停在山下的马车,现在估摸着快到半山腰了。”黄脸大汉道。

  一听快到半山腰,林初心中就有了主意。

  之前上山她就注意到了地形,连青山雪大,从姚城那边过来上山的路只有一条,从山脚上来的路崎岖,可是过了半山腰,几乎就是直线往上爬的。

  “滚几个大雪球,从路口推下去!”林初道。

  黄脸大汉听了这话,先是一愣,跟着也面上一喜,他们之前想找石头滚下山去,但是大雪覆盖住了,寻不到石头,林初这过家家似的滚雪球提议倒是点醒了他们。

  顿时几十号大汉都跑去滚雪球,原本不过半人高的雪球从山顶滚下去,到了半山腰时,愣是变成了一人多高的大雪球,爬山的蛮子闪躲不及,被这雪球撞翻不少人,这坡度又陡,被撞翻了几乎就是一滑到底,而且上面的人滚下来,下面的人闪躲不及也遭殃。

  顿时满山都是蛮子惨烈的哀嚎声。

  一连滚了好几个雪球,山道上的积雪差不多也被滚干净了,大汉们才把装满食盐的袋子捎在马背上,架着马从另一个方向下山。因为马匹不够,荆禾马背上只驮了林初和小灰,没有捎食盐。

  与此同时,另一个山头,地理位置恰好能看见整个连青山。

  虽然有日光,可还是冰冷得没有一丝暖意。

  一队士兵虽然披着残甲,看着像是散兵游俑,可那凶悍的目光,无声的昭示着他们绝非普通士兵。

  不时有寒风袭来,马背上的士兵们,眉毛上都落了不少积雪,身板也不曾晃动一下。

  正是燕明戈一行人。

  他们得到消息,说有一队蛮子试图从连青山的夹道过,早早的埋伏在了这里,不想连青山上突然升起了烟,把蛮子往山上引去了。

  看着对面半山腰人仰马翻的蛮子,一个体型彪壮的大汉驭马上前,冲大黑马上的人道,“大哥,这蛮子都上连青山了,咱们还打不打?”

  大黑马在雪地里撅了撅蹄子,颈上的鬃毛不时抖动,似乎有些不耐,而它的主人,却在寒风里静默如一尊雕像。

  黑色的披风在燕明戈身上像一卷化不开的夜色,额前的几缕碎发被寒风吹得有些凌乱,却让他过分俊逸的脸多了几分狂性,许是日光太耀眼,叫人看不清他面上的神色,只听得他淡漠的嗓音,“再等等。”

  连青山上的烟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是前去打探的斥候兵还没回来,他一时间也无法判断连青山上的是敌是友。

  滚下来的雪球虽然砸伤了一小部分蛮子,可是不能保证这不是蛮子的诱敌之计,他们若是贸然冲上去,届时蛮子在山上,他们在夹道上,就变成蛮子夹攻他们了。

  而且,此次蛮子行军隐秘,不该这么巧被其他军队碰上了。

  寒风里突然送来一声尖锐的鸟鸣,细听之下似乎更像哨声。

  燕明戈脸色刹那变了,狠狠一甩马鞭冲了出去,“快!上连青山!”

  袁三等人不明所以,但见燕明戈走了,都立即追了上去。

  蛮子上山的速度还是超乎了林初的想象,他们每人马背上几乎都驮了一口袋盐,马儿自然跑不过只驮了一个人的蛮子。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