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章盘炕





  做衣服这活唐漪瑜是不会的,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做不出波司登雪中飞,难道两块兽皮中间夹点棉花羽毛再缝上还做不出来?

  进步在于实践嘛!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一起研究,总会摸索出套路来的。

  带着纺织部的几个人研究了一下午,先用草木灰浸泡软化过的皮子练手。

  没有剪子,只能用骨刀裁割,做的时候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骨针太粗,缝的针脚不密实,里面填充的羽毛容易窜出来,只能来回的缝两道。

  大致做出衣服的形状,还要像羽绒服那样缝的一块一块的,这样羽毛就不会全堆在衣摆下面。

  失败一次就拆了重新再来,如此不知几回,终于做出一件像模像样的上衣。

  裤子比较简单,主要是裆部那里,唐漪瑜把自己的牛仔裤拿来做参考,没费几遍事就做成了。

  这一套全做完,天已经黑了,几个人累的腰酸手哆嗦,好在接下来再做就有了经验。

  “先给我们部落的人做,羽族的等到我们都做好了再做。还有十天时间,大家辛苦点吧。”唐漪瑜也不是厚此薄彼,对羽族再看重也不可能苦了自家人,以后成为一个部落了就另说。

  五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房子已经基本建城,只差盘炕和安装门窗了。

  炕,原意是排烟管道,后引用到加热管道,就是热炕道,多用于北方。

  唐漪瑜在书上学习到的,是历史上的“地龙”。

  地龙源于明朝至清朝初期,贵族宫殿建设都有据可查。

  唐漪瑜了解地龙的铺设结构,模仿同理盘炕,尽量做到炕道不存烟,热度又持久。

  北方的炕都是用砖头和石板,她们现在都没有这些,只能挑选石头,兽人来打磨。

  “这里,弯过来摆石砖,对……”

  “还有这里要砌一座灶台,寒季就在这里自己做饭,烧火的时候正好炕也热了……”

  “现在烧火,试试烟道对不对,炕能不能热,要是没问题的话,继续烘干两天,就可以睡在上面了。”

  唐漪瑜说的嗓子冒烟,就担心炕的结构不对,又得扒了重新砌。

  “小鱼,吃个果子。”隐在一边递过来一个红果子。

  唐漪瑜:“嗯嗯,好甜,这是什么果子,水这么足,还有么?”

  隐:“这是蜜果,跟蜂蜜一样甜,每年只在寒季前几天才彻底成熟,才是最甜的,可是没几天就因为寒冷掉落,掉了很快就烂掉。这是我们出去捕猎的时候发现的,我摘回来不少。”

  唐漪瑜听隐说这个红果子,应该是因为被霜打过才特别甜,后因为不耐寒又坏的很快。

  可惜了,要是能多一点,时间足够的话,还能做成果酱和果脯,很棒的零嘴儿。

  唐漪瑜休息好了,那边炕已经烧热了,回烟烟囱已经往外冒烟了,黏土抹的炕面也慢慢的散热了。

  唐漪瑜:“太好了,成功了!”

  “哎?真的热了啊!那我们睡在这上面,不就是跟热季一样不冷了吗?”

  唐漪瑜:“嗯,等炕烘干了,再铺上茅草和几层兽皮就能睡觉了,屋子里也能因为炕散热而暖烘烘的,即使寒季再冷,只要我们备足了柴火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