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双璧》作者:九月流火第151节(1 / 2)





  而明雨霁在春狩时当着众人的面发作了一通后,不好惹的名声也传开了。世事就是这么奇怪,你越想融入一个群体,越和她们好好相处,周围人越要刁难你;一旦撕破脸皮不管不顾了,那些人反而毕恭毕敬,客客气气,倒比以前更热络。

  大抵人的本性就是欺软怕硬吧。当你成为一个不好惹的刺头,身边遇到的就都是进退有度的善人。

  在长安社交圈絮絮叨叨的八卦中,圣历二年过去了。元日,女皇梦中见一青龙,遂改元神龙。

  年号改后不久,正月二十二,残雪未销,上元节的花灯尚未撤下,一阵迅疾有力的脚步声踏碎了长安宁静的冬夜。

  玄武门的守卫照常巡逻,忽然毫无防备被人从后撂倒。任遥飞快打晕巡逻的士兵,命人将他们捂嘴绑好,拖到角落里。确定一切处置妥当后,她快步走到城墙边,吹响口哨。

  高亢婉转的枭鸟声穿过冷硬的城墙,江陵听出来,瞭望台已经落入任遥控制,可以准备开城门了。

  江陵对手下挥手,沉着脸道:“开城门,迎太子,清君侧!”

  第163章 逼宫

  冬夜肃静,云深无月,空气中仿佛漂浮着冰晶。万家灯火寂静,只有星星点点的灯光点缀着长安,偌大的长安城覆在残雪中,杳如天上宫阙。

  命运的齿轮转动时,总是静悄悄的。这一夜,大部分人如往常一般入睡,并没有觉得今夜有什么特别。大明宫的宫人们说了会闲话就陆陆续续睡了,生怕明日起不来。魏王神志不清躺在榻上,断断续续咳嗽,伺候他的下人困得眼睛都睁不开,早就忘了魏王妃的命令,已倚在榻边睡着了。安乐郡主刚和丈夫云雨完,他们夫妻两人陷在红罗帐中,在麝香的安抚下沉沉睡去。

  然而有些地方却亮着灯,像海浪里的一叶孤舟,在黑暗中漂浮回荡。夜夜笙歌的太平公主府今夜安宁得出奇,太平公主站在房中,来回踱步,不断看外面的天色。

  到时辰了,不知道玄武门那边怎么样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握着佛珠坐下,闭眼在心中祈祷。

  阿父,二兄,薛绍,你们看到了吗,二郎去了曾经祖父起事的地方,夺回我们李家的江山。若你们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李家,否极泰来。

  镇国公府,平素早睡的二娘子也破天荒熬了个大夜。她手中握着一个刚编好的平安结,正在灯下穿珠。不知是不是烛火太暗,她尝试了好几次,都无法将红绳穿过玉珠。

  明华裳的手指不断在抖,明雨霁看到,放下手中编了一半的平安结,轻轻握住明华裳的手。

  她什么都没说,然而在这种时候,无声胜过千言万语。明华裳深吸一口气,不知道说给明雨霁听还是说给自己听:“我没事。所有人都会平平安安的。”

  此刻,玄武门前,厚重的木门缓缓推开。一道修长挺拔的玄色侧影策马立于城门之外,在他身后,是黑压压的士兵。

  一群人肃杀而无声地站在宫城外,竟然没有任何人发觉。

  李华章居高临下,很快就在人群中找到了江陵。他策马走到江陵面前,下马时腰间佩刀和马鞍相碰,发出冰冷清越的金属声:“其他人呢?”

  “一切按计划进行,任遥控制了城楼,巡逻人马都换成了我们自己人,只要人齐了,马上就能进宫。”

  “好。”李华章打开鸟笼,将特制的黄色布料系在鸽子腿上,展臂将鸽子放飞。白鸽扑打翅膀,转瞬消失在黑沉沉的夜空中。李华章和江陵目送信鸽化成一个白点,直至再也看不见。李华章面容平静沉着,道:“成败在此一举。”

  为这一天,他们已精心策划了一年。

  李华章和太平公主达成协议后,就一直在秘密准备。太平公主主要负责幕后,她根据多年来对女皇、对宫廷的了解,拉拢朝中宰相和高位女官,若不能拉拢,就想办法除掉此人。太平公主出了很多主意,但真正执行的,还是李华章。

  这一年间李华章借职权便利掌握了长安布防,精心规划政变路线,小心打通金吾卫、羽林军及京兆府各个关节,确保当日他可以调动兵力,在惊动女皇之前迅速控制宫城和皇城。

  而他能顺利做成这些还不引起女皇怀疑,多亏了明华裳。明华裳是他们所有人的信息传递中枢,他们有任何要求或变动,都直接告诉明华裳,再由明华裳想办法传到对应之人手中。

  整个过程中,无疑明华裳要冒最大的风险,但她奇迹般骗过了玄枭卫的眼线,哪怕有几次差点被发现,也都在她的应变中化险为夷。谁能想到,一个看起来甜美娇俏、单纯无害的闺阁小姐,其实是一个双面细作,以一己之力牵起了一张足以血洗半个长安的大网呢?

  明华裳和太平公主一样,主要负责前期组织人手,等到了政变这一天,她就无法再做什么了。剩下的,除了信任李华章,就只能交由天意。

  按计划,江陵、任遥提前和人换班,挑在这一天守宫门。等子时人都睡死后,他们一个警戒一个行动,从里面打开宫门。

  李华章留在外面接应统筹,调度全局。若开城门顺利,李华章就给谢济川去信,让谢济川护送太子到玄武门,届时士兵们会拥护着太子冲入宫廷,以谋反罪名杀掉二张兄弟。太平公主已经在宫内安排好人手,等他们进宫后,会有人为他们领路,引他们找到女皇和二张兄弟。

  至于二张兄弟到底有没有谋反,没有人关心,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进宫反的是女皇,只不过二张兄弟最显眼、最高调,适合拿来祭旗。在清查“乱党”的过程中,他们会趁乱翦除女皇的亲信,等女皇反应过来时已经孤掌难鸣,就只能让位于太子。

  李唐是兴是亡,全看今夜一役。

  李华章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他们发兵,若不能围困住女皇,那死的就是他们。所以他为今夜的行动准备了许久,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留了许多后手。幸而截止现在,一切顺利,只要等太子出现,他们就能行动了。

  然而,明明只差临门一脚,却偏偏出了岔子。李华章计算过从东宫到玄武门的时间,按理太子早该过来了,却久久不见太子人影。下方士兵已经开始骚动,李华章沉了脸,意识到东宫出意外了。

  此时,东宫。

  谢济川看到夜空中飞来一只白鸽,腿上绑着黄色丝带,在附近来回盘旋。谢济川知道玄武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他快步跑入东宫殿内,对太子说道:“太子殿下,雍王已打开玄武门,您可以出发了。”

  这次行动名义上是太子领兵铲除祸乱朝纲的二张兄弟,实际上和太子没什么关系。太子既不知道具体时间,也不知具体内容,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人前走一遍过场,就有人送他登上皇位。

  太子需要做的已经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几乎不可能出错。谢济川和李华章推演了很多路上遭遇意外、被人发现、出现叛徒等等情况,然而他们谁都没想到,最后掉链子的,竟然在于太子。

  明明之前已经说好了,但太子在出门时,突然想到母亲这些年的威严和手段,吓得冷汗涔涔,说什么都不肯再走了。

  太子脸色惨白,紧紧握着太子妃韦氏的手,对谢济川说:“母亲神通广大,手眼通天,若是被母亲发现,她肯定不会饶了我们。要不,这次就算了吧?”

  谢济川听到简直要吐血了,算了?外面兵都站好了,怎么能算了呢?

  谢济川正色道:“殿下放心,外面我们已经安排好了,士兵都愿意为了太子殿下出生入死,殿下怎么能退缩?若今夜成功,李家就能堂堂正正出入宫廷,再不必看别人眼色。您难道不想结束这种憋屈的日子吗?”

  太子当然想,但他更害怕死。他一辈子都活在母亲强势的阴影下,在他第一次登基时,他也曾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信心勃勃想做一番大事业。然而哪怕他都做了皇帝,母亲一句话就能将他从皇位上拉下来,囚禁于房州,十来年生不如死,朝不保夕。

  对母亲的恐惧已深深刻入他的骨髓里,先前听谢济川说政变计划,太子并没有实感,现在事到临头他才意识到,他竟然想要推翻母亲,他怎么敢的?

  太子不断摇头,握着太子妃的手都不敢松开:“不行,母亲什么都知道,说不定她早就知道我们要做什么,现在就等着我们自投罗网。如果现在算了,她尚且会网开一面,饶过我们。”

  谢济川看着太子缩在太子妃身后的模样,简直都快气死了。一个曾经当过皇帝的太子,怎么能如此愚钝软弱,一点男人的血性都没有?

  太子妃韦氏被女皇杀了家人和儿子,简直恨女皇入骨。然而女皇多年积威不是一句愤恨就能克服的,韦妃想到被圈禁在房州的岁月,突然觉得留在东宫也不错。

  虽然重润和仙蕙死了,但至少他们还活着。她实在不想过以前那样吃不饱、穿不暖,在马车上生下孩子后,甚至连块包裹女儿的布都找不出来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