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双璧》作者:九月流火第177节(1 / 2)





  谢济川下巴抵在衣领处,清瘦苍白,质如琉璃。他声音淡漠的都称得上冷酷,道:“十一月十六,早朝过后,外臣就再没有看到过皇帝本人。相王和太平公主屡次提出进宫看望皇帝,都被韦后拒绝了。”

  李华章沉眸,已然猜到那个可能:“你是说,圣人已经驾崩了,皇后图谋不轨,秘不发丧?”

  谢济川轻轻嗤了声,道:“何止,我怀疑,皇帝根本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韦后和安乐毒死的。”

  李华章做了最坏的打算,依然没预料到这种发展。他紧锁眉心,不可思议:“韦后和安乐疯了吗?她们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公主,权力全来自于皇帝。害死皇帝,对她们有什么好处?”

  谢济川耸耸肩:“谁说没有,这样,她们就可以效仿则天皇帝称帝了。”

  李华章眉梢挑起,神情愈发一言难尽。确实,控制兵权,封锁都城,提拔亲信,防备外州刺史,韦后现在做的事情和当年则天皇帝废帝自立前的铺垫一模一样。但是,刻舟不能求剑,则天皇帝能称帝并不是因为她做了这些事,而是因为她是武瞾。

  如果韦后觉得她重复则天皇帝的路,就能同样成为女帝,那就太可笑了。

  李华章问:“所以,你的来意是什么?”

  谢济川转头,两人会面这么久,他终于将视线投向李华章。他直视着李华章,李华章同样平静回眸,谢济川紧盯着这位父亲指定给他的“好友”,一字一顿道:“长安的天再冷,尸体也存放不了多久,依我预料,差不多这几天韦后就会宣布皇帝的死讯,立李重茂为太子,待他守孝结束后登基为帝。但韦后做着称帝的春秋大梦,不可能让李重茂掌权,李重茂迟早要死在韦后手里。你是章怀太子的儿子,有人心也有名望,皇帝在时,你不能和叔叔争,好在他终于死了。韦后和安乐擅权乱政,长安已怨声载道,只要你振臂一呼,周围刺史、节度使必然云集响应,你带兵冲到长安,杀死韦后、安乐,朝臣必争相奉你为帝。这是你夺回皇位最好的机会!”

  李华章听后沉默了好一会,两人间唯有风雪萧萧而过。李华章静了会,负手走到悬崖边,看着下面的滚滚江水说:“你可知,这些山匪是什么人?”

  谢济川嫌弃崖边冷,不想靠近,站在原地没好气道:“你来商州冻坏了脑子?你都说了他们是山匪。”

  “不,他们可以说是富豪乡绅养的家匪。我不知道具体细节,但不难猜到,这一次,他们是奉谯王的密令来杀我的。”

  谢济川轻轻挑起一边眉,还是没法理解这和他去长安有什么关系:“那你更应该加快动作了。谯王派人来杀你,说明他已经得到了皇帝凶多吉少的消息。你要抢在他之前赶到长安,杀死韦后,只要你抢先称帝,他就是逆臣贼子。”

  李华章轻轻叹气,他负手看着莽莽山林,浩浩长空,说:“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是,若我走了,谯王造反,商州、均州和沿途百姓该怎么办?谯王能招募封家,可见谯王刚愎自用,心狠手辣,他身边汇聚的谋臣将领,都会是封老太爷这样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投机者。这群人打着皇权的名义,不知道要如何鱼肉百姓,我不能放任这样一场灾难不管。”

  谢济川不由急道:“凡事有轻重缓急,等你称了帝,有的是时间收拾谯王,补偿商均二州。你要以天下为先,商均二州既不富庶也不要害,难道比帝位还重要吗?”

  “以天下为先,那什么是天下呢?”李华章回身,他背后是苍穹飞雪,黑色斗篷在风中猎猎飞舞,而他神色平静,容貌清越,眼眸明澈,像是九重天上的神君垂眸,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冷峻,仿佛随时要乘风而起,“则天皇帝和我说过,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李家的天下。百姓需要的不是争权夺利的政客,而是真正做实事、悯民情,能为百姓带来好日子的廉官。曾经我看不惯则天皇帝弄权,等我亲手将她推翻后才悲哀地发现,我的亲人,给大唐带来了更深的动荡和苦难。我管不了别人,至少要保证,我在的地方,李家绝不负苍生。”

  谢济川哑言许久,道:“但若你做皇帝,或许能造福更多人。”

  李华章目光灼灼,哪怕对自己,依然毫不留情地审判:“连自己治下一州百姓都护不住,这样的人,谁相信他能造福更多人?若我抛下商州城,明知道这里会发生兵乱却置之不理,反而连夜赶去长安夺皇位,来日九泉之下,我没有脸去见父亲、则天皇帝、高宗。”

  李华章连章怀太子都搬出来了,谢济川知道他不可能随自己去长安夺位了。谢济川心中五味杂陈,那一瞬间他突然理解父亲当年在东宫,劝章怀太子先下手杀了天后永绝后患,而章怀太子却平静地令他不得再提的感受了。

  血缘是如此神奇,都没见过面的父子两人,性情却出奇得相似,连选择的道路也一模一样。

  他们也不是愚忠愚孝,相反,他们聪明勤奋,饱读诗书。他们是认真思考后,清醒地放弃了通天大道,执意走上那条明知布满荆棘的绝路。

  这种人,不知该称呼他们为理想者,还是傻子。

  两人隔着半道悬崖,谁都不肯退让,风卷着雪簌簌掠过。谢济川率先开口,他脸色淡的几乎融于黑暗中,但说出来的话却尖锐犀利,一针见血:“可是你留在这里,就能阻止谯王造反吗?”

  皇家的矛盾不是于心不忍就能阻止的,摆在谯王面前的是反或者死,他不可能退步。商州无兵,也不富庶,无法紧急募请军队,仅凭李华章一人,或许还要加上商州城内的明华裳,些许游兵散勇,如何抵得住谯王的虎狼之师?

  这回轮到李华章沉默。他静了片刻,声音坚定沉着:“事在人为。”

  结果不容他选择,无论如何,他一定要阻止谯王起兵。

  第194章 重逢

  明华裳处理完封家的事情,悄悄带走了卫珠,没惊动任何人回到刺史府。封大太太、封二太太对发生了什么还一无所知,明华裳打算等封老太爷的案子尘埃落定后,再通知封家人。

  府衙内,进宝几个丫鬟还在等她。明华裳安排完结案的事,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还是不见李华章回来。

  明华裳心不由提起来,李华章早就怀疑封老太爷招募的护院有问题,对谯王也早有防备,他对董海几人已作了部署,按理不会有危险。但明华裳不敢承担万一,她不断派人出城打探,忽然侍卫跑进来禀报:“王妃,王爷回来了。”

  明华裳喜出望外,顾不上披衣服就跑出去:“夫君……”

  她兴冲冲掀开帘子,迎面撞到一个黑影,她被撞的后跌一步,来人下意识扶住她的胳膊。明华裳仰头看着面前的人,一时无法反应,这时候李华章才从回廊上走过来,他眸光快速扫过面前的状况,不动声色将明华裳拉到自己身边,低声问:“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

  明华裳看到李华章才终于放心,她自然而然环住李华章的手臂,笑着将刚才的乌龙圆了过去:“你没回来,我怎么能安心?谢兄,久违了,近来可好?”

  谢继川注意到明华裳的称呼和动作,淡淡垂眸,道:“尚可。”

  明华裳根本没时间纠结刚才的尴尬,她终于见到李华章,忙道:“你可算回来了,我审问卫珠,也就是大丫鬟宝珠,得知封老太爷投靠谯王,想对你不利。”

  “我已经知道了。”李华章看着明华裳薄薄的衣衫,揽着她的肩膀往屋里走去,“先进去说。”

  远在长安的谢济川深夜出现在商州,李华章是怎么知道的已无需赘述。明华裳被李华章推进门,还不忘回头招呼谢济川:“谢阿兄,站着干什么,快进来坐。”

  谢济川上一次见明华裳还是他们婚礼前,这么久不见,她还是笑语盈盈,活泼快乐,让人一看到就不由心情变好。明华裳进屋后,门帘放下,暖香和光亮霎间被隔绝。谢济川在廊下看着里面的灯光,明明这么近,却又离他那么远。

  谢济川独自站在风中,忽然帘子一动,暖光再一次从缝隙中倾泻而出,李华章侧身站在光晕中,说:“你赶路辛苦了,进来喝口热茶吧,省得你又怪商州冷。”

  他的目光澄净坦荡,分明了然谢济川为何止步。男人对这种事情总是分外敏感,两人都明晰对方的心思,也曾暗暗有过敌意,但谢济川还是为了提醒李华章自立而千里奔袭,虽然李华章拒绝了;李华章也主动伸手,态度一如往常,仿佛两人还是朋友。

  谢济川揽袖站在黑暗中,静默良久,李华章一直耐心等着他。最终谢济川动了,慢吞吞进门。屋里,明华裳已放置好点心茶水,笑吟吟地招呼道:“快坐,尝尝商州特产的茶叶,我在里面加了合欢花,有安神养心的功效。水是我收集的雪水,前几天刚下的雪,正新鲜呢。”

  谢济川在案边坐下,此情此景,让他微微恍惚。仿佛同样有一个雪天,同样发生了命案,明华裳煮雪烹茶,说了差不多同样的话。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连皇帝都死了两个,每个人都在命运洪流的裹挟中挣扎沉浮,她却一点都没变。谢济川忽然意识到他纠结的那些事情其实无关紧要,明华裳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但只要李华章把他当朋友,明华裳就视他为兄长的朋友。

  许多事情,其实从未变过。对她来说,他始终都是她二兄的朋友。

  谢济川曾责备自己消极而无能,如果他主动做些什么,是不是结局会不一样?但是他始终没有跨越朋友那一步,何尝不是命运早早告诉了他答案?

  明华裳对他的好只是基于他是李华章的朋友,从章怀太子决定让镇国公而不是谢慎将李华章抱走的时候,就已经注定,明华裳和李华章才会成为彼此生命中最独一无二的存在。而章怀太子选择镇国公替自己抚养幼子,或许是因为,谢慎劝章怀太子杀了武后。

  谢慎在世家长大,从小看到的、学到的都是利益至上,在权力面前个人情感根本无足轻重。一个心性冷酷、头脑清醒的人适合做谋臣,却绝不适合抚养孩子。

  命运首尾相衔,因果早已注定。就算谢济川争取过,其实结果也不会改变,因为他姓谢,而她姓明,明华裳不会喜欢在谢家长大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