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0章





  崔卢的处境一下子凶险起来,京中一下子流言纷纷,倒是东宫的人松了口气。

  而太子妃依旧是太子妃。

  她不仅从这场风波全身而退,还恢复了掌管东宫的全部权力。所有人都知道她受了委屈,这世上雪中送炭的人很少,可是锦上添花的很多,命妇贵女,源源不断来探望她。

  这一切,同萧家覆灭时何其相似。

  第六十四章 病危

  太子妃回来了,李重骏却有好几日没有回到东宫。

  太医再一次来看翠翘,留下一句话:“翠翘姑娘还是脾虚气弱,总不见好,百年的老参都用过了,也实没有更好的法子。许是入了夏天气湿热,不如换个地方看看吧。”

  绥绥觉得莫名其妙,还追问太医哪里才不湿热。但后来身边的宫人告诉她,这只是宫里一贯的说辞。

  宫中的女人,除了女主人,一律不许死在宫殿里,一旦病危,就要搬到宫外去独自等死,何况是翠翘这样毫无名分的女子。

  绥绥悲痛万分,她不许任何人接近翠翘,就一个人,呆呆地守在床边。

  其实她知道,在这东宫里,她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李重骏,可是现在,她真怕见到他。

  日头升上去,又落了下来,翠翘仍昏昏沉沉地睡着,没有半分好转的迹象,绥绥却看到两个小宫女攀在墙头,给玉兰树系上红色的绸子。

  她问左右,才知道这是李重骏的命令,因为才发生了巫蛊之事,要以此来辟邪;他们还说,太子殿下已经传下令来,晚上要在东宫宴客。

  原来李重骏已经回来了,却始终没来看她。

  绥绥愣了一会儿,忽然下了决心到丽正殿去。

  然而李重骏不在那里。

  那里的宫人对她说:“殿下到宜秋殿去了。”

  绥绥轻轻点了点头。她本该原路走回自己的住处,可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慢慢地,竟然走去了宜秋殿。

  那里热闹得很,气氛也颇为轻闲,许多穿红着绿的侍女守在殿外,低声谈笑着。没人注意到绥绥,她便从殿后溜了进去,躲在锦绣屏风后。

  高深的堂屋,李重骏竟然坐在下首的一张胡床上,正座上是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太子妃一袭素银的袍子,轻倩立在她身旁。

  绥绥分明听见太子妃细声唤那妇人“贤妃娘娘”,分明听见那妇人唤太子妃“宜娘”。

  贤妃想必是来劝和的,笑盈盈道:“少年夫妻,有什么隔夜的仇?算起来,你二人是青梅竹马一同长大的,我同惠妃最要好,我可知道,你们原就是有情谊的。当年九郎往凉州去,临行赐宴,我亲眼看见你二人在太液池旁悄悄儿说话——”

  “娘娘!”太子妃细声阻拦,侧过身去,低下了头。

  贤妃微笑着,拉住了她的手:“哎呀,都做了夫妻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贤妃又道:“知道怡娘你受了委屈,你也不要怨九郎,都是那一位造孽——”现在卢皇后还没有正式被废,大家提起她,都轻轻地用“那一位”来代过,“都是她,做出请神弄鬼的事来,咒你们夫妻不合,九郎油蒙了心的,偏宠一个什么下三路的丫头。现在那符也烧了,咒也破了,喏,九郎,来给怡娘赔个不是,我就破着脸给你们做个见证,以后再不许这样了。”

  李重骏把手撑着下颏,垂眼一笑。

  他的脸颊瘦削,笑起来有尖尖的一点虎牙,是少年人独有的意气与羞涩。

  绥绥从没见过李重骏这副模样,也没见过如此羞赧的太子妃,她更没想到,他们有过如此青涩的少年时光。

  他们就像寻常的夫妻那样,因为一点小事,吵了架,拌了嘴,闹了一场,惊动了长辈来劝和,然后重归于好,云开月明……曾经,她听说太子妃的小字便叫宜娘,只当做是个巧合,可现在来看,还能是谁呢?

  李重骏曾信誓旦旦地说要替她报仇,那样认真的语气,言犹在耳,可他大概早已经忘了。

  已经是黄昏的时候,前些日子的雨没有下爽快,天上仍凝着沉重的乌云。她听见隔墙有隐隐的胡笳与丝竹,大抵是今晚宴乐的序曲。

  罢了,绥绥想,她为什么要让自己这样伤心呢,李重骏从未说过他喜欢她,她又有什么好失望?

  她千里迢迢地到这长安来,搭上了半条命,不过是为了翠翘。

  绥绥劝慰着自己,快步走回了庭院,傍晚的风吹过穿廊,玉兰花枝打在窗纱上。

  她怕树枝刮坏了窗纱,凑上去拉开它。不经意地向屋内一瞟,只见翠翘竟已经醒了,她正依在床上,费力地将一只碗端起来,全都倒进了脚踏旁的痰盂里。

  绥绥想起那碗里原是煎好的参药。

  她先是愣住了,冲进殿内,一把夺过翠翘手中的碗,那里面只剩下些许淡黄的参须。

  绥绥顿顿的:“好好的,姊姊怎么不吃,这药煎得不好吗?”

  可她随即晴天霹雳一般,恍惚地想起,这些日子,她几乎没有看着翠翘吃下药。每次药煎了来,翠翘不是在昏睡,就是觉得太烫,只有她离开再回来的时候,才会看到空了的药盅。

  翠翘说:“妹妹——”

  绥绥仿佛明白了什么,厉声叫起来:“为什么!你疯了吗!这是你救命的药!”

  翠翘细声道:“我知道,妹妹,我都知道。”